1月16日,記者從省人社廳獲悉,2017年第4季度的全省人力資源市場供求情況分析報告已“出爐”,根據全省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和開展了招聘業務的省本級、成都、宜賓、瀘州、樂山、綿陽、自貢、德陽、雅安、資陽、內江、攀枝花等12家公共人才服務機構提供的數據顯示,全省人力資源市場的崗位需求增幅較大,人力資源市場供不應求。
哪里最缺人?
59.54萬個就業崗位中 第三產業占比接近60%
從整體數據上看,第四季度省本級及21個市(州)公共人力資源市場提供崗位59.54萬個,登記求職50.54萬人,求人倍率為1.18,意味著職位是供過于求。
具體到用人單位的崗位需求上,從產業需求上看,此次第一、二、三產業崗位需求比重分別為3.25%、37.27%和59.48%。
“雖然本季度第三產業需求比重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60%左右。”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第一、二產業崗位需求持續下降,第三產業崗位需求呈增長態勢。目前,全省的就業崗位正逐步由傳統的一、二產業向以科教、社會管理、服務業主導的第三產業轉移。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第三產業將會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
此外,從專業需求看,第四季度,市場營銷專業市場需求旺盛,連續7個季度排名專業需求前三位。而從技能等級和職稱看,第四季度,僅16.84%的崗位對職稱或技能等級提出了明確要求,環比下降1.52個百分點,其中,對技能等級有要求的占8.88%;對職稱有要求的占7.96%。
“人力資源市場中崗位需求增幅較大,部分用人單位為及時補充人員,降低了對求職者職稱或技能等級的要求。”該負責人表示。
誰在找工作?
35歲以上求職者占42.5% 求職者文化程度正穩步增高
在登記求職的50.54萬人中,男女求職比重基本保持平衡,其中,男性26.16萬人,占51.77%;女性24.38萬人,占48.23%。
從年齡分布看,全省人力資源市場求職者年齡呈增長態勢。今年以來,35歲以上求職者求職比重占求從39.37%增至42.5%。
從學歷分布看,進入人力資源市場求職者文化程度穩步增高。本季度,大專及以上學歷求職者占49.55%環比增長3.82個百分點。求職者中大專學歷(職高、技校、中專)求職人數最多,占求職總數的29.22%;
從所學專業分布看,求職人數排名前五的專業分別是:土建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類、機械類、電子/電氣類、工商管理類。
值得注意的是,從技能等級和職稱看,進入人力資源市場的求職人員,其專業能力和技能水平偏低。省人社廳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第四季度進入人力資源市場的求職人員中,擁有職稱或技能等級的求職者僅占求職總人數的25.58%,雖同比增長5.23個百分點,但所占比重仍然較少,且擁有的職稱或技能等級相對偏低,其中初級占19.08%,中、高級僅占6.5%;無技術等級或職稱的占到了求職總人數的74.42%。
求職者和崗位匹配度如何?
人力資源市場結構性矛盾仍然突出
沒有職稱或技能等級的人員難覓合適崗位
用求人倍率指標衡量求職者與用人單位崗位需求匹配程度后,在2017年第四季度,有職稱或技能等級的人才求人倍率均在1.5以上,特別是職業資格一級(技能等級:高級技師)求人倍率達到了4.97,而沒有職稱或技能等級的求職者求人倍率僅為0.98。
“這體現出人力資源市場結構性矛盾仍然突出。”相關負責人表示,一方面,有職稱或技能等級的人才短缺,用人單位難以找到合適的人才;另一方面,大量沒有職稱或技能等級的人員難以找到合適的崗位。
此外,從專業分類看,大部分專業求人倍率嚴重偏離1,專業供求不匹配問題比較突出。其中,市場營銷專業求人倍率達到了1.73,表明需求嚴重大于供給,用人單位必須招用近半數的非本專業人才;電子/電氣類、生物/化工/制藥類、醫學類、教育學類、人力資源管理等專業求人倍率比較接近1,表明供求基本平衡;廣告/設計/藝術類、行政管理等專業求人倍率低于0.5,表明供給嚴重大于需求,近半數求職者找不到專業對口的崗位。求職者和崗位需求專業不匹配問題較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