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農業是大量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使用全新的機械化的生產工具、全面實行更科學的管理模式和經營模式的新型農業!墩ぷ鲌蟾妗窂娬{指出,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首先要發展現代農業。如何才能科學地發展現代農業呢?
問診把脈,弄清問題導向
根據調查,我國農村勞動力存在著“一大”“六低”的現狀,“一大”指我國農村勞動力數量龐大,全國有近5億農村勞動力,如此龐大的勞動力卻呈現出思想素質低、文化素養低、科技素質低、經營管理素質低、身體素質低、勞動生產率低這“六低”的現狀,著實令人擔憂。然而在我國現有的勞動生產力水平和生產規模條件下,農業生產僅需要約1.5億勞動力,因此農村勞動力必須進行勞動力輸出,因為勞動力的輸出,使我國農業農村勞動力后繼乏人,目前,我國農村勞動力結構不科學,更加嚴重地呈現出以下問題:一是從過去力本身來看,勞動力年齡結構老齡化、人群女性化、低學歷、技能差;二是從指導力量來看,農技員素質整體不高、方法陳舊、觀念落后、缺乏創新;三是從農技推廣情況來看,農技推廣辦公經費嚴重不足,科學技術優化配置不合理。留守農民對農業科技認識不足,又不愿意接受新鮮事物,影響了農業科技的推廣。
精準施策,助推現代農業
要改變農村農業生產的現狀,首先要加強農技員的培訓,改變他們陳舊的觀念,打造一支思想、素質、能力過硬的新型農技員隊伍。要求農技推廣員要做到善學樂思、明確職責,不僅要加強生產指導,同時還要加強對農村農產品產前、產后的市場化銷售統一指導。充分發揮調動農技推廣員的工作積極性,定期對現有人員新技術培訓或公派學習,重點對農技推廣員服務內容進行量化考評。其次是要提升農民素質,加強農民的農業科技教育,讓更多的農民掌握良好的科學的生產技術,提升農民的生產水平和生產能力。三是要創設建立科技普及教育示范基地,以示范引領促進農業農村經濟全面發展,以點帶面助推現代農業全面推廣。
電商引領,建好對結平臺
隨著數字化、信息化技術的推進,為我國的農業信息化、網絡化發展提供了便利,我們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嫁接各種服務于農村的資源,拓展農村信息服務業務、服務領域,使之兼而成為遍布縣、鎮、村的三農信息服務站,真正使三農服務落地。同時,數字化、信息化的手段,通過集約化管理、市場化運作、成體系的跨區域跨行業聯合,可以構筑緊湊而有序的商業聯合體,降低農村商業成本、擴大農村商業領域、使農民成為最大獲利者,使商家獲得新的利潤增長。因此,我們必須讓我國農村電商平臺充分發揮引領作用,做好農產品產銷一體化、科學化,以老百姓的“愁”為己任,服從服務于農業,做大做強龍頭產業,讓農民有獲得感、幸福感、認同感和歸屬感。
旅游助家,創新經營模式
政府統籌規劃,可采取農業園區加旅游的模式,拉動現代農業與旅游業的雙豐收,農業園區要體現新穎、實用相結合、相統一的原則,設計科學、布局合理,特別是要注重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不可只顧眼前利益,而放棄了農業的持續發展。
精細管理,鞏固農業成果
農業管理部門要求真務實,各級相關部門也要協同分工合作,抓好精細化管理的突破口,完善各項管理制度,規范每一個操作流程,嚴格執行相關制度,嚴格執行各項程序規定,加強量化考核,促進管理參與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管理更加精細、規范、科學。建立臺賬,監控現代農業的發展狀況、關注現代發展趨勢,關心現代農業模式下農民的實際需要,做到心有所為、心有所想、心中有數,補齊短板,讓現代農業扎根開花。
宣漢縣天生鎮七里學校,七里學校,中考誓師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