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教育部2019年11月5日舉行的新聞通氣會獲悉,推進中小學生減負工作要從把握減負定位、督促出臺方案、深化教學改革、開展課后服務、規范校外培訓、家校協同減負六方面入手。
把握減負定位。減負是減去強化應試、機械刷題、校外超前超標培訓等不合理負擔,進一步提高學校教學質量,增加德育、體育、美育和勞動實踐,著力激發培養學生興趣,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2018年12月,教育部等九部門印發《中小學生減負措施》(減負三十條),構建了內外聯動、協同推進的立體“減負”體系。各地進一步強化政府、學校、校外培訓機構、家庭等各方責任,切實減輕違背教育教學規律、有損中小學生身心健康的過重學業負擔,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督促出臺方案。指導各地加快制定減負實施方案,大部分省份出臺了方案,明確了減負目標和任務,壓實了部門職責。教育部給各省級人民政府寫信,指出各地在減負方面需要政府支持的工作,推動省級人民政府重視。
深化教學改革。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教育部召開了全國基礎教育工作會議,組織了基礎教育重大改革培訓班,啟動了基礎教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推廣應用計劃。
開展課后服務。全國20余個省會城市、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印發了做好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工作的具體實施意見。北京、天津、濟南、青島、沈陽、長春、武漢等城市基本實現城區小學課后服務全覆蓋。4個直轄市、5個計劃單列市、10個副省級省會城市和福州、南昌、鄭州、長沙、貴陽等近七成小學開展課后服務。
規范校外培訓。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回頭看”,再次全面摸排,及時發現解決問題。組織7個調研組赴10省份開展實地調研,督促常抓不懈,鞏固治理成果。教育部等六部門印發了《關于規范校外線上培訓的實施意見》,實行線上機構備案審查制度,全面排查整改,線上線下同步管理。
家校協同減負。開展“家校協同,讓孩子健康成長”全國家庭教育主題宣傳活動,廣泛深入宣傳家庭教育科學理念和知識。編制家庭教育家長、學校指導手冊,引導家長樹立科學育兒觀,理性幫助孩子設定人生目標,家校協同減輕學生過重課外負擔。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今年6月24日,國務院印發《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提出實施中小學健康促進行動等15個專項行動。教育部高度重視中小學健康促進行動,著力增加體育課、課外鍛煉和健康教育,減輕中小學生不必要的學業負擔,從加強師資、場地、設施、制度等方面,保障實施中小學健康促進行動。
減負,機械刷題,超前超標培訓